发布时间:2022-06-04
端午节来临,记者走访徐泾农贸市场,发现除成品粽子热销以外,糯米、粽叶、绿豆等原材料的销量大增。具有端午特色的艾草、菖蒲等也唱起了“主角”。
在明珠路农贸市场,摊位间穿梭的市民们,有的拿着一把由菖蒲、艾草搭配而成的香草。店主曹启祥平时在这里卖瓜果蔬菜,因为端午节的缘故,近几天,他开始售卖香草。一把四元,两把7元,一天就能卖近两百把。市民张女士说,端午节买点香草挂起来,寓意消除病灾,也是中国人的习俗,“疫情结束,再无病毒,国泰民安。”
除了艾草、菖蒲,粽子的受欢迎程度明显更高,市场内大大小小的杂货店和粮店将糯米、粽叶、绿豆等摆放在显眼位置。“现在糯米为主,还有粽叶,红豆,花生,蜜枣销量最好,糯米平时每天卖两三百斤,现在要卖1000多斤。”商铺老板表示,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粽子原材料的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专做本地特色小吃的周阿姨小有名气,从六月一日开始,她就火力全开,一心扑在裹粽子上,她说:“现在一天的销售量是蛮大的,平时销售一两百只,现在一天要两三千只。”
菜场内,具有端午特色的艾草、菖蒲也现身各个蔬菜摊位,在一猪肉销售摊位,市民马阿姨正在精挑细选。“肉的价格和以前差不多,等一下回去就包粽子。”马阿姨说,外面买的粽子不如自家包的口感好,经济实惠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