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1
近年来,文明村和睦村结合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上海市文明村创建活动,立足本地实际,结合村情民情,坚持“以党兴村、以德治村、以法管村”,不断探索乡风文明新模式,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和睦村蔚然成风。和睦村荣获2021-2023年度上海市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上海市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荣誉。
机制保障 树文明底色
和睦村两委班子结合村情民情,坚持以党建引领,成立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两委成员、老党员、老干部、乡贤等为组员的文明创建工作专班,以“村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百姓生活美起来”为目标,不断探索乡风文明新模式。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建立“长者之家”,积极打造“美丽新农村”。
和睦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成功盘活闲置资产,打造“和睦水街”商业街,成为了上海市民郊游的热门打卡地,不仅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还荣获了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先进集体。
为了更好地管理好商户和游客,村里组建了“和睦志愿者”队伍,队伍以党员为主,村民积极参与,共有20人。他们每天2人为一组,轮流排班开展义务巡逻活动,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并对村民开展移风易俗等政策宣传,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成为传递乡风文明的“小喇叭”。
村民自治 促移风易俗
完善村民议事协商制度,利用“巷心•客堂间”这一百姓平台,与村民一同商议大事小情,征集村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议事协商制度,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修订和睦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凝聚村民对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的共识,于2021年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共有17条村规民约,把红白事简办事宜纳入其中。
创新移风易俗工作做法,实行“积分制督导考核”,对甘于奉献、红白事中表现突出的进行加分;对违反移风易俗相关规定的村民进行扣分。设立移风易俗工作群众意见箱,广泛征集村民群众在移风易俗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建立健全红白事操办准侧,明确具体工作流程,所有红白事一律做到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跟踪。对违规苗头,红白理事会成员会同村委会人员及时进行制止,对出现违规操办的,对其家庭取消一切评先树优资格。
举办“最美村民”“最美邻居”“最美家庭”等移风易俗先进典型选树评选活动。如村里78岁的方丽娟老人被评为“最美和睦人”,在她家附近有个莲花池景观亭,她经常自发前去打扫卫生,擦得干干净净。方丽娟老人也影响了很多村民参与到公益行动中,使“做好事、当好人”的正能量在村民心中传递。
文明实践 涵全民素养
建设“和睦源·幸福里”党群服务阵地,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移风易俗氛围营造融入理论宣讲、爱国卫生运动等各种活动中。结合重要节日举办各类庆祝民俗活动,如连续4年在11月秋收时节举办“和睦丰收节”,邀请村民代表、新和睦人、乡贤等共同参加,村民自导自演沪剧、脱口秀等节目,把平日里喜闻乐见的好人好事编排在小戏小品里,与党的最新政策、优良道德有机结合,把孝老爱亲、厚养薄葬、争做好人等文明新风贯穿其中。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委会号召村民成立了和睦沪剧团、舞蹈团,每周进行沪剧沙龙和舞蹈排练,不定期为村民表演。2024年,新建了“乡村数字电影院”,每月播放两部主旋律电影,培育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获得了村民们的点赞。利用社区中心、党群服务点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打造“和睦村农家书屋”,藏书3000余册,全部无偿供村民阅读使用,推动全民学习和阅读,在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获得了“最美农家书屋”称号。
在培育文明乡风的过程中,和睦村通过巧用村规民约、评比选树、文明实践等手段,完善村民自治,纵深推进移风易俗,在潜移默化中把文明新风传送到每一位村民心里,让村民逐渐成为乡村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实施的生动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