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1
“清晨沐浴阳光,神清气爽,Citywalk清新空气灌入胸膛;整理着装,随行笔记往口袋一放,我是蟠龙天地的‘讲解王’,闪亮登场……”一首充满活力的《新蟠龙印象》,由徐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两位“90后”青年王家伟和周哲安参与创作演绎。质朴的歌词浸润着对家乡真挚的爱,而这样的情感,也正是新时代徐泾人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
如今,作为蟠龙新天地讲解员,王家伟和周哲安以“文化+文艺”的创新方式,推动年轻一代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感知家乡变迁,在时代新貌中深化乡土情感。他们说:“我们想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推介蟠龙。”
2023年,身为徐泾艺术团最年轻成员的二人,开始兼任蟠龙新天地讲解员。随着讲解经验的积累和对家乡文化理解的加深,他们萌生了用音乐传递乡情的想法。这一创意很快得到单位文艺主创团队的全力支持,《新蟠龙印象》应运而生。作品以中国HipHop说唱为表现形式,通过朗朗上口的旋律和叙事性歌词,绘制出一张别具一格的蟠龙“声乐游览图”。
歌词从“新十景名片将随着我的讲解名扬”起笔,将“古寺鸣钟”“程祠故里”“香花桥影”“曲水萦居”等蟠龙新十景巧妙串联,带领听众沉浸式漫步江南水乡,感受这里诗意与烟火气并存的生活图景。“我奶奶是蟠龙四大家族金氏一族,我在这里成长,也见证它变得越来越好,”王家伟说,“这里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雅致,也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气息。”
“一部徐泾志,半部蟠龙史。”周哲安在讲解中追溯这座千年古镇的沧桑变迁:蟠龙古镇历史可上溯至隋朝,至今已有1400多年。清中叶时期,因米粮、布庄等行业兴盛,此地形成了繁华的“十字街”商业区,孕育出深厚的商贾文化、桥建筑文化,也保留了宗教记忆与红色革命历史。
为了讲好蟠龙故事,两个人对蟠龙新天地整体规划与景点背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向徐泾“寻根讲堂”讲师孙永明以及蟠龙古镇当地的原住民认真请教……;通过实地走访和反复打磨,他们迅速成长为优秀讲解员,目前已累计接待考察团40批、近千人次。“有时候会把自己代入到蟠龙的历史中,用心去感受往昔的人文盛景。如今的古镇,就是文旅版的‘清明上河图’。”王家伟若有所思地说。
蟠龙“城中村”改造项目先后荣获2023中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全国五大片区更新奖”及多项国家级、市级旅游休闲街区荣誉,不仅为青浦文旅注入新动能,也成为服务虹桥国际商务区、辐射长三角的一张重要文旅名片。自开业以来,蟠龙新天地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550余场。“江南风物季、瓜田月夏、新焺游园·月满蟠龙……不断推陈出新的活动,让街区持续焕发活力。”两位讲解员不仅熟稔历史,也同样关注当下的创新实践。
目前,蟠龙新天地已引进近190家品牌租户,涵盖户外健康、文化体验、品质生活、美学零售等多维业态。通过聚焦首发经济、夜间经济、水岸经济等多重消费模式,蟠龙新天地以“农文旅商体展”六业融合的创新路径,为市民游客打造出丰富多元的体验场景。
两位年轻讲解员正用属于自己的语调和方式,连接蟠龙的过去与未来。他们生动讲述着这座水乡古镇焕新为现代化街区的蜕变历程,也让更多人看到徐泾在城市更新中守护传统、赋能文化的坚持,切身感受到“农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