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8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近年来,青浦区坚持以服务落实重大战略为牵引,围绕“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的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千亿级数字干线,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枢纽门户,努力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做贡献。
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490.3亿元,同比增速达27.2%,软信技术创新类立项资金达1454万元,增幅84.32%,资金占比提高到35%,为打造青浦“大数字”主导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面提速创新主体聚势出圈
去年7月,青浦区“大数字”创新实验室正式启动,不断赋能数字转型升级。市西软件信息园作为青浦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长三角数字干线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也将依托该华为技术打造的“大数字”创新实验室,通过搭建园区未来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积极培育软信产业,锁定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国产化创新四个数字化产业,推动青浦软信业技术创新、区域合作、产业联动、生态营造等方面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软信数智产业新高地、数字化转型赋能区、数字化创新合作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目前,青浦正加快形成创新产业集群,打造软信产业“生态圈”。稳步推动市西软件信息园扩园规划,推进“大数字”创新实验室合作专项,打造协同创新产业生态。推动创新园区质量全面提升,市西软件信息园扩区升级长三角软件信息园,加快推动网易国际文创园一期、上海美的全球创新园区、北斗西虹桥基地赵巷园区、华测时空智能产业园等竣工启用。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加大创新突破力度,壮大链主企业,完善产业链配套,提高软件定义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围绕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发展一批旗舰型数字企业。同时,构建高新技术“增长极”,着力打造北斗产业“辐射源”。青浦主动承接市科创中心建设重大项目,全力打造北斗导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助力上海北斗产业集聚效能提升,引进上海数据集团入驻青浦新城,依托市属重点数字经济企业,进一步打造青浦新城“5F”数字之城核心动力引擎。与上海数据交易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围绕平台共建、市场共育、资源共享、发展共谋、生态共创等“五共”体系开展合作,共同努力将青浦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数据汇聚、流通和交易的战略高地和经济中枢。全力推进华为、网易、美的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进度,形成数字干线东、中、西多点开花、多核驱动崭新发展局面。截至11月,北斗西虹桥基地总体税收达3.04亿。创立以来,北斗园区中小科技企业入库数量累计793家,2023年新增企业182家。不断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近年来,青浦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重点行业整体转型。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积极推进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等数字化转型。促进农业数字化发展,鼓励发展体验农业、众筹农业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打响“东数西算”特色品牌,依托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一体化示范区集群,深化与上海数据集团合作,引进一批数据、算法、行业、应用等领域上下游重点产业,构建数据中心、计算设备制造、数据中心运营、云计算服务以及数据加工等数据和算力产业生态。培育和建设区内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园区,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1-11月,全区规上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企业52家,实现营收52.9亿元,同比增幅达26.8%。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11家,申报率129.7%(全市第一),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6家。全区市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达143家。2023年,新增孵化企业340家。
提质赋能数字干线“三核”鼎立
目前进博会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在此期间,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内的两家科技创新企业——仙乐欧洲、汤恩智能科技也成功加入“进博朋友圈”,在进博会上全球首发多款产品,吸引了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作为“长三角数字干线”的重要创新节点,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正积极打造生态绿色底色浓、科创培育本色亮、集群发展成色足的特色先行标杆园区,积极承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西岑科创中心创新辐射,勇于担当“长三角”首战舞台的先锋,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立足大虹桥,服务长三角,打造数创新高地。在青浦,长三角数字干线正依托数字信息产业集聚优势,沿G50沪渝高速向东加强与上海张江科技城联动,向西加强与长三角沿线城市对接,力争形成一条万亿元级数字经济发展带。围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打造青东“动力源核”,通过强化青东地区数字产业链布局研究,加快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围绕青浦新城建设,打造新城“功能硬核”,新城片区重点依托青浦工业园区及中央商务区,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商务商贸”的“数字两业 融合发展区”,加快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的“创新核”,引领“新动能”;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打造青西“创新绿核”;围绕跨省域高新区建设,开展青西三镇产业基础研究,金泽镇重点以西岑科创小镇为载体,承接华为研发基地的溢出效应,发展高端芯片设计、数字设备研发、高端软件等方面;以金发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高分子材料,同时布局科技金融,以中国电信算力高效调度示范项目落地为契机,青浦也成为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而在数商产业以及依托数字相关的智能制造领域,不断发展智能物流装备、精密机械装备、机器人等,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加快科技创新项目、研发载体在青浦的落地实施,不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硬实力。
深度融合创新生态抢占先机
去年7月,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成立。示范区高新区占地面积19.54平方公里,依托长三角区域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两大特色产业,形成“3+2”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目前,示范区高新区正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一体化,瞄准高新区的“高”和“新”持续发力,集成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运用新技术革命成果,突破“卡脖子”技术和环节,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示范。
同时,青浦区在推进创新产业发展方面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出台《青浦新城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青浦区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3年)》等文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同时,还陆续出台了支持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其他相关政策,形成配套政策体系,不断提升发展软环境,聚焦智能工厂打造、智慧场景应用、智慧城区建设等领域,助力全区数字经济发展和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
科技创新增速加码,制度创新引领保障。近年来,青浦不断加速科技“新基建”。推进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抢占信息发展先机,不断完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稳步推进,加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以及优刻得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国内一流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5G设施布局,拓宽信息高速公路入口,实现光纤网络村村通。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治理数字化水平,强化数据资源归集,深化数据共享应用,建立“一网统管”全时空智能发现体系。加快场景应用,提升生活数字化感受度,积极开拓数字商务场景应用,打造数字消费活动,引进集聚一批电子商务、直播电商、数字服务等贸易数字化企业,开展“大品牌在青浦”vs“五五购物节”等直播带货活动,形成有较强影响力的数字贸易集群。
编者按:潮涌浦江阔,奋楫扬劲帆。过去的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穿越风霜雨雪,见证青浦蝶变,收获丰硕成果。一年来,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发展动能明显攀升,民生福祉持续跃升。
融万象于笔端,谱盛世之新篇。在承载着全区人民期望和重托的青浦两会即将开幕之际,青浦区融媒体中心聚焦青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策划推出“喜迎两会”系列综述报道,围绕战略赋能、创新驱动、幸福美好、高效治理、江南新韵、生态宜居等重点,总结青浦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剖析“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建设的内在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