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论述精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思政大课堂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助力“行走的‘上善’思政大课堂”品牌打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爱国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以“培养敢为人先、包容谦和、唯实求真、开放创新的新时代‘上善’学子”育人目标为指引,依托长三角地区文化地标、红色资源等,6月25日至26日,由青浦区教育局主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追寻红色足迹·探寻自然智慧”——2025年青浦区“上善少年”实践营活动圆满举行。
走进硝烟岁月
活动首站来到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学生们踏入馆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着沙家浜的革命故事,从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在阳澄湖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到留下36名伤病员在百姓掩护下坚持斗争,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沉浸烽火体验
实景剧《芦荡烽火》,将京剧《沙家浜》中的经典片段搬上舞台,利用火爆、气爆、水爆、声光电等特效,再现沙家浜的革命历史。激烈的战斗场景、扣人心弦的剧情,让学生们沉浸其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漫步粉墙黛瓦
漫步横泾老街,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学生们穿梭在老街的巷子里,感受着历史的韵味。这里曾经是沙家浜人民生活的地方,也是新四军秘密联络、传递情报的重要据点。走进民国风情的石板街道、春来茶馆、铁匠铺、布庄等,想象着当年军民在这里生活、战斗的场景,更加深刻地理解军民鱼水情深的含义。
探秘湿地生态
走进芦荡湿地公园,学生们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科普活动,分组进行水质检测实验。自行采集水体样本后,学生们仔细对比湿地与普通水体的差异,深刻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价值和保护意义。
攀登虞山绿境
虞山森林公园山峦起伏,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生态徒步活动中,学生们沿着山间小道攀登,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领略科技魅力
吴江科技馆中,学生们通过参观各类科技展览,体验互动展品,了解科学原理和科技发展历程,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感受科技对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脚踏红色热土,触摸历史厚重的脉搏,传承永不褪色的精神火种;漫步科技长廊,探索自然科学的奇妙,拓宽认知世界的边界;穿行湿地秘境,解码生命演化的密码,涵养守护生态的绿色初心。每一场沉浸式体验,都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钥匙,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扇通往历史纵深、科学殿堂与生态家园的多维之门。在知行合一中实现自我成长,在与时代、自然的对话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研学感悟
此次研学我们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其中的《芦苇火种》这一实景剧,让我仿佛回到了过去亲身经历了这一场战斗,也使得我更加深刻了解沙家浜精神,和沙家浜的历史。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走进沙家浜了解这一革命热土。
——上海市青浦区重固中学 李昊轩
走进沙家浜,广袤的水网湿地仿佛诉说着往昔的烽火岁月。当年,新四军与百姓巧用芦苇荡、木船,将水乡化作抗敌的天然屏障。阿庆嫂等普通民众的英勇故事,生动诠释了军民鱼水情,让我深刻体会到红色精神的伟大与传承的意义。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 宋雨舜
探访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观看了抗战实景剧,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军民抗战的英勇与智慧。历史回响耳畔,爱国情怀激荡人心,军民鱼水情纷纷浮现。纪念馆内展品无声诉说历史,先烈们坚毅的目光穿越时空。作为新时代“上善”好少年,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党的“红孩子”“好孩子”“棒孩子”。
——上海市青浦区沈巷中学 茅金菁
来到了新四军与江南人民一同抗战的红色热土——沙家浜,在抗战实景剧中,我们感受到江南军民鱼水情深,仿佛看到了“阿庆嫂式”人民与日寇机智搏斗的场景,以“芦荡火种”般的顽强意志击败了日寇。作为党的好孩子,我们应传承沙家浜革命精神,争做新时代“上善”好少年!
——上海市青浦区御澜湾学校 陈朝钰
历史的镜子总是让人不寒而栗,又让人热血沸腾。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无数英雄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参观沙家浜,让我再一次感受到那段岁月的峥嵘与悲壮。
——上海市青浦区思源中学 刘潘延
置身沙家浜,情景剧与红色纪念馆,作为一名准团员,让我留下深刻的红色记忆。踏入红色纪念馆,一件件旧物诉说往昔。先辈们以热血护山河,换来今日和平。这让我明白,团员的 “先进”,在于铭记历史,更在于扛起责任。入团在即,我将以先辈为灯,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践行誓言,让团徽闪耀在奋力前进的每一步,让青春在红色传承中熠熠生辉,不负先辈热血,不负入团初心!
——上海市青浦区东方中学 尚书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