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4
秦汉时期,簪花文化悄然兴起。长沙马王堆帛画中,已初现簪花仕女的雏形。到了盛唐,长安城内“斗花”习俗盛行。人们竞相以奇花异草装饰鬓间,催生了独特的花艺美学。宋代,簪花文化达到巅峰。《梦华录》中的“一年景”将四季花卉集于一身,惊艳了千年时光。而在闽南地区,蟳埔女“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传统延续至今,成为世界非遗候选项目。
簪花,从秦汉至今,跨越了时空的,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3月20日下午,夏阳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携手大隐书局,举办了一场非遗簪花制作体验活动,吸引众多市民一同参与探寻这古老文化的魅力。
午间阳光透过大隐书局的壁沿,银发族手持缠花细捻丝线,萌娃踮脚细观彩色花朵,年轻姑娘对镜试戴亲手制作的花冠,鬓角生花的阿姨们化身“簪花仕女”,亲子家庭协作完成的绒花发钗,成为传承最美乡愁的纽带。
千年非遗不再囿于展柜,而是化作居民指尖跃动的文化符号,在笑语盈盈间续写新的故事。
展望未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夏阳街道将以簪花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拓宽非遗传承路径,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走进大众,让文化的火种在传承中越燃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