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5
作为青浦新城建设的主阵地、老城厢文化的核心承载地,盈浦街道兼具发展势能,既沉淀着沪派江南的历史文脉,又涌动着现代城市的创新活力。街道坚持以“城市更新”为引擎,以“六维新城”为愿景,全力推进老城厢蝶变与新城功能提升,打造“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的青浦新城核心区。
9月23日,由中共青浦区委宣传部、青浦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中共青浦区盈浦街道工作委员会、青浦区人民政府盈浦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看见中国・青浦Discovering China in Qingpu”微访谈活动走进盈浦,聚焦“以城市更新赋能长三角创新枢纽 打造战略链接的‘六维’新城”主题展开讨论。
盈浦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李宾徐,上海忠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盈浦街道商会会长范斌,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曹伟明,中交城投城发上海城市公司副总经理、青浦区老城厢项目公司总经理郭品磊,上海金泽赵家豆腐店副总经理、上海瑞兰豆坊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鹤鸣等嘉宾齐聚沙龙,与中新社、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广播电台等媒体代表共话盈浦“繁华、智慧、安居、幸福、风雅、活力”六大城市品格的建设实践,勾勒“老城焕新、新城崛起”的发展蓝图。
“六维”筑城:解码盈浦的城市品格与实践
“烟火人气的繁华之城、现代时尚的智慧之城、和谐韧性的安居之城、温暖绿色的幸福之城、沪派江南的风雅之城、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在“看见中国・青浦”沙龙现场,李宾徐所阐述的“六维”城市品格,正是盈浦推进城市更新、实现老城厢复兴的战略框架与行动指南。如今的盈浦,正以城市更新为笔,在长三角创新枢纽建设中书写“战略链接”的新篇章。
烟火人气的繁华之城:激活消费与文旅双引擎
“城市的繁华不仅在于高楼林立,也在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息。”盈浦街道依托商贸体量大、业态丰富的优势,通过“五五购物节”联动五大商圈,推出消费券及套餐,带动吾悦广场客流量破11.5万人次、销售额同比增37%;创新“赛事+消费”模式,承办国际象棋大师赛期间,带动酒店营业额26万元、餐饮等商户营收近106万元,获《人民日报》点赞。同时,街道推进东渡蛙城商办改酒店、漕盈路闲置物业活化,引入网红首店、高档婚庆等业态,形成“夜经济”与“日间消费”互补。
范斌表示,盈浦的商贸活力源于政企协同的创新实践。商会通过“政企面对面”机制,帮助商户精准对接消费政策,如“五五购物节”期间,联合商圈推出“餐饮+娱乐+住宿”套餐,单日销售额提升近40%。
现代时尚的智慧之城:科技赋能治理与服务
“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盈浦街道依托数字化治理平台,融合科技与服务,打造“智慧盈浦”,提升治理精准度与服务温度。社会治理中,街道创新“网格化+智慧化”模式:西部花苑社区在架空层设电瓶车充电智能感知系统,通过算法实时预警火情;建立无人机机场,开展全域自动巡航,助力城管执法、河道巡查、渣土监管等,尤其在人员难覆盖的老旧小区、河道沿岸,可快速发现违法搭建、渣土抛洒等问题。
和谐韧性的安居之城:筑牢安全与治理底线
街道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聚焦厂库房、沿街商铺、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开展消防安全排查2127家次,推进充电设施“非改直”、电梯梯控全覆盖;在吾悦广场等商贸体设“盈安”消费纠纷调解站,多部门联动快速调处争议;建成48个“平安屋”、36家村居综治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门受理、一体联动”。
“盈浦老城厢占地约7.7万平方米,成片二级旧里占比超六成。”李宾徐介绍,2022年旧改项目获批后,街道构建“主要领导牵头、班子成员包干、部门协作”的征收体系,截至目前,已召开87次旧改例会,完成892证签约腾退、27证历史存量基地补偿,累计拆除房屋4.7万平方米。
美丽家园建设方面,今年街道改造海天苑、青龙公寓等6个小区87栋楼,预计年内完工;后续将按“成熟一批、滚动一批”原则,推进计划内其他小区改造,计划面积超24万平方米。“每项改造都聚焦居民痛点,推动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跨越。”李宾徐说。
温暖绿色的幸福之城:织密民生服务网络
盈浦街道致力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建成2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8家老年活动室、4家长者食堂和10家日间服务中心,其中新启用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集医疗康养、精神文化、生活照料于一体,深受长者欢迎。37个幸福社区中心实现全覆盖并启动提档升级,通过邻里节、青年夜校、文化沙龙等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完成码头街菜市场焕新改造,引入智能管理系统。
李宾徐强调:“幸福之城建设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养老服务上,我们发布‘盈浦街道养老服务地图’,依托‘老伙伴’‘老吾老计划’扩大为老服务圈;在托育照护方面,合理设点布局5家‘宝宝屋’,有效破解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困境;在特殊群体关爱上,开展‘雏鹰关爱计划’和‘心理连心 点亮盈星’特殊儿童关爱服务项目。”
沪派江南的风雅之城:传承文脉与创新表达
“青浦是江南水乡的重要承载地,而老城厢更是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区。”街道组织编写《青浦老城厢》一书,该书在上海书展亮相并纳入城市漫游打卡点。街道承办“沪派最江南”文旅消费节、兰花文化展、龙舟赛等活动,其中龙舟赛已连续举办12届,年均吸引超万名市民参与;国际象棋大师赛等高端赛事落地,提升盈浦在长三角的文化影响力。
“青浦老城厢所在地的盈浦街道,汇聚青浦新城的水脉、商脉与文脉。”曹伟明阐释,街道正着力打造“诗意盈浦”老城厢空间,打破单一“古建+风情”的资源依赖,推动老城厢建筑与在地文化融合为有机复合体;通过传承创新文化活动、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传承传统节日民俗、激活非遗资源,塑造独特文化标识,营造老城厢专属的风雅意境。
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集聚人才与产业动能
盈浦街道已建成盛青榕寓人才公寓,累计集聚千余名青年人才,连续举办三届“人才邻里节”,开展“菁英圆桌会”等活动,推动人才从城市发展“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打造“盈领力”党建品牌矩阵,推进“盈治汇”“盈浦益加亲”“盈聚力”等党建与服务融合项目。
在产业服务方面,街道加大企业走访与招商力度,累计走访企业、商圈179家,收集诉求400单,解决率达100%;引入低空经济等新兴项目,构建“创新创业—城市治理—产业孵化”的良性循环。李宾徐介绍,在人才方面,街道主要领导带队赴科研机构考察引才,对接智力资源,加强青年人才对接,开展招聘、暑期实践;探索人才社区共治模式,组建服务专员团队,宣讲“青峰”政策,提升服务精度。
未来蓝图:传承历史文脉,融合现代活力
作为上海市五大新城建设十大示范样板区之一,青浦老城厢城市更新项目以“传承历史文脉、融合现代活力”为核心,构建“一城一厢一岛”发展格局,在保留历史街巷肌理、护城河水系与文保建筑的基础上,融入商业、艺术、居住等现代元素。
“老城厢旧改不是简单的‘拆与建’,而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李宾徐强调,“旧改既改善居住条件,帮助群众圆‘安居梦’,又传承文脉、留住‘乡愁’,让‘安居之城’‘幸福之城’蓝图落地。”
“我们高度关注老城厢示范区规划,因此选择此处作为产业创新融合试点。”瑞兰豆坊作为老城厢旧改首批获益者,其总经理赵鹤鸣对盈浦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希望能借助老城厢城市更新,以创新豆制品服务市民、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让百年品牌从盈浦走向更多家庭。
郭品磊介绍,青浦老城厢城市更新项目自2024年6月启动征收工作以来进展顺利,先行示范区已于2025年5月5日正式开放。“接下来,项目将围绕历史保护与活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完善、工业遗存盘活等方面推进建设,进一步实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发展。”
从繁华到活力,盈浦街道以“六维”新城为纲领,立足“盈在青浦、盈向未来”方略,展望“十五五”规划,推动城市更新与长三角创新枢纽建设双向赋能,在老城蝶变与新城崛起中稳步前行。未来,盈浦街道将深化人民城市建设,以数字赋能、文化焕新、产业升级为动力,让老城厢留住记忆、新城承载梦想,实现“城因人而兴,人因城而悦”。围绕“美丽盈浦,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全力促成居民安居乐业、人才近悦远来、企业生意兴隆、社会安定祥和、文化百花齐放、发展行稳致远,向建设长三角“六维”新城目标迈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