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6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文明实践动能,重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创新学习形式,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宣讲与非遗文化、古典艺术结合,通过木梳制作、《诗经》舞蹈等特色活动,以文化人、以文润心,实现理论传播与文明实践双向提升、同频共振。
理论宣讲入人心 文明新风润心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结晶,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分中心工作人员以通俗语言和鲜活案例阐释第五卷中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并以文明和谐社区的塑造为例,启迪群众树立新时代文明观念,结合“行为规范、文明出行、绿色生活、文明养宠、垃圾分类”等和谐社区睦邻倡议内容,深入浅出地启迪群众树立新时代文明观念。
指尖琢木承匠心 邻里梳韵聚温情
为弘扬中华传统木艺文化,筑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根基,分中心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传统非遗手工木梳制作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亲身感受传统木艺的独特魅力,深化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活动中,参与者们在活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从绘制样式、勾勒轮廓,到修整外形、打磨抛光,再到涂抹蜡油,全程亲手完成木梳制作。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心与专注,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舞韵承经典 诗心照古今
当文学经典遇上古典舞的流动美学,沉睡千年的情感终在舞步中焕发新生。20余位女性读者在专业舞蹈老师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之旅。她们以古典舞为笔,以《诗经·采薇》为墨,将文字中的意象转化为灵动肢体:垂袖轻扬,似“杨柳依依”的柔枝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旋转翩跹,如“雨雪霏霏”的飞雪在冬日里漫天飘洒;步履轻缓,踏出“载渴载饥”的归乡足音,让戍卒的思念与乡愁在衣袂翻飞间重现鲜活。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纷纷感叹:“原来诗意真的能用身体‘跳’出来!以前读《采薇》只觉得是首思乡诗,今天才懂,‘杨柳依依’是春天的温柔,‘雨雪霏霏’是冬日的苍凉。”
此次文明实践活动
以特色宣讲为主题
非遗手作、古典舞双向赋能
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专题宣讲
为文明实践活动注入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