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在推动家庭道德建设、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区文明办、区妇联持续深入开展了文明家庭的评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一批爱国守法、邻里融洽、夫妻和睦、学习进取、勤俭持家、廉洁自律的文明家庭典型。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文明家庭,涵养纯正家风,共创家庭美德。
用爱挑起困难家庭
——记“上海市文明家庭”徐美芳家庭
有这样一家人,他们是千家万户中普通的一员,他们是大千世界里平凡的一户,但就是这样一户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宽容演绎着最真实的幸福,这就是香花桥街道爱星村徐美芳家庭。徐美芳家庭是典型的农村困难家庭,但他们真心付出,用爱灌溉着这个家庭,在“爱星”这片土壤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一、孝顺长辈、不辞辛劳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是营造幸福家庭的基石。徐美芳的婆婆张秀珍2007年9月因患脊椎结核病造成瘫痪,只能长期坐轮椅,行动不便,徐美芳没有因此放弃婆婆,而是更加用心照料,每天天没亮就开始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天气好的时候都会推着婆婆外出呼吸新鲜空气。由于轮椅长期使用,出现破损影响使用,徐美芳就自己动手修理轮椅,直到轮椅无法修理了才来村委会换。婆婆逢人便夸儿媳贤惠勤劳、为人本分,自从嫁过来,徐美芳从来没有和婆婆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关系如同母女,相处十分融洽。徐美芳还常教育子女要关心敬重老人,常回家看看老人,问寒问暖。在他们夫妻的教导下,女儿树立了正确的敬老观,虽然在外打工,也经常打电话慰问长辈,只要回家就会去看望老人,讲一些新事情、新思想给老人听,帮助老人排忧解闷。
二、不离不弃、相伴左右
徐美芳的家庭祸不单行,在婆婆瘫痪没多久徐美芳的丈夫唐惠林被查出患了“尿毒症”,每周必须进行血液透析才能维持生命,他因此失去工作能力,只能长期在家养病,靠着徐美芳当村委会保洁员900元的月收入维系着这个困难的家庭。但徐美芳没有因此放弃,她用坚强撑起了整个家庭,她合理安排,克勤克俭,为了节约钱,一个快60岁的娇小女人,每周都得开电瓶车来回30公里,接送照顾丈夫去医院做血液透析。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从不耽误。丈夫有时候实在看不下去,都会劝徐美芳放弃,而正是徐美芳的倔强与坚持,撑起了这个历经风雨的家。
三、教导晚辈、思家念家
徐美芳夫妇在教导子女方面很有原则,从小就有严谨的家教,徐美芳的女儿在和睦孝顺的家庭中成长,耳濡目染了父母的为人处世。女儿因为婚嫁原因,常年在外打工,不能时刻照顾家庭,她急在心里,经常通过电话、快递的方式,给父母问候和关爱,特别是父亲得了尿毒症以后,她更是十分牵挂,几乎每天一通电话,问问家庭的情况、父亲的病情。在外打工很不容易,工资也比较低,但她仍将省下的钱每月打给家里。逢年过节也是她最期待的,因为这个时候她就能回家了,每次回来的几天,她都会和母亲一起陪着父亲去医院做血液透析,尽尽做子女的责任。
四、兄弟友好、妯娌和睦
在农村,像唐惠林、唐惠星这样两兄弟住在“四楼四底”同一幢房子的类型很多,但是像徐美芳、李桃英这对“妯娌”几十年没怎么吵过架、红过脸的确实不多。俗话说,“牙齿和舌头都要打架。”生活中,唐惠林与唐惠星没少吵过架,徐美芳、李桃英总说是自己的老公不对,让他们不要放在心上。总是劝说自己的老公,“兄弟之间没有隔夜仇,就算打断骨头,也都是自家的亲兄弟。现在社会兄弟是最可靠、最能信任的人了。”因此,两兄弟间一直相处融洽。2013年,在村民们的推荐下,徐美芳、李桃英被评为“香花桥街道十佳好妯娌”。
五、睦邻友好,倡导文明
徐美芳一家人都是热心肠。他们与邻里的关系非常融洽,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友善。逢年过节,串门过户,互相问候,共享节日。邻居哪家有个什么事,能帮的他们都会伸出手来帮一把。平时遇到邻居家有事,小孩没人照顾,徐美芳主动把小孩带到自己家吃饭、玩耍;她还经常帮忙打扫沿路和附近公厕,从不计报酬;遇到外来人员把垃圾乱丢的现象,她会立即制止并加以劝说;有位独居老人,子女不在身边,今年春节期间生病,她主动上门嘘寒问暖,为老人拿药倒水,并烧可口的饭菜送到老人的床边。
徐美芳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们懂得:幸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夫妻双方用心照顾对方,用情建设家园,大事面前懂得奉献,小事面前知道珍惜。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徐美芳是平凡的榜样,他们共同用爱守护着幸福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