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7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民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在青浦等地探索以直播的新方式不断拓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的形式,通过网络向大家展现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和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故事,分享他们的感悟,传递他们的精神。
本期直播间邀请到了荣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科学科研荣誉、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提名奖、青浦区道德模范、“新时代青浦改革创新贡献奖”先进个人等称号,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海波。
围绕“仁心”主题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故事。
争分夺秒,护佑生命
2020年,师从葛均波院士的刘海波在恩师引荐下来到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把家从市中心搬过来扎根青浦医疗事业。
“在心血管领域,每一秒都是心肌存活的倒计时。”他深谙“时间就是生命”的黄金法则。一次,练塘镇转诊的急性心梗患者途中突发心脏骤停,刘海波团队以“接力式急救”上演生死时速:持续心肺复苏中完成气管插管,电除颤与血管活性药物双管齐下,又在冠脉造影中发现左前降支完全闭塞,迅速植入支架开通血管,将患者从死亡线拽回。另一次凌晨奔赴手术室时,他因奔跑过急摔破膝盖,却浑然不觉疼痛,直至完成两台急诊手术后,才发现伤口渗血、裤管破损。他坦言:“我们是在和死神抢时间,慢一秒可能就是生死永隔。”
全域联动,织就“心”网
刘海波提出“区域化协同救治”理念,建立起医院与青浦区急救中心及区内14家基层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的全域覆盖,打造出青浦区急救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通过建立“胸痛中心微信群”,社区医生可实时传输心电图、一键呼叫专家会诊,患者未到医院,手术室已准备妥当;他更带队走遍青浦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20做胸痛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基层医生练就“火眼金睛”,胸痛鉴别准确率大幅提升。
这份执着终让数据见证奇迹:2021年8月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通过了国家胸痛中心授牌,2022年上海市胸痛中心质控排名中,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胸痛中心效率位居全上海第一,质控总分居全上海46家医院胸痛中心首位。如今,青浦心梗患者再不必辗转两小时求医,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胸痛中心,病人从进医院大门到闭塞血管开通的时间,最快已缩短至10分钟。
仁心润物,播撒大爱
刘海波坚持“医者需有温度”,主动为挂不上号的患者加号,常延长门诊至下午两点;对听力障碍的老年患者,他凑近耳边耐心解释病情;建立“心连心”病友群,利用休息时间在线答疑。正如他教导青年医师:“治愈有时限,但关怀无终点——一句安慰可能比一片药更疗愈人心。”这种“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信念,正通过数千例手术、数万次微笑,在青浦温暖家播撒医者大爱的星火。
原典:“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出处:孙思邈《大医精诚》
释义:凡是真正伟大的医生在治病时,都会先让自己心神安定,意志坚定,不掺杂个人欲望和私求。他们会首先生出深切的慈悲和怜悯之心,立誓要广泛救助所有生灵所承受的痛苦。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这正是对刘海波主任的生动写照。一袭白衣,护佑生命之光;一双纤手,抚慰世间疾苦;一颗仁心,怀揣使命担当。这份仁心与担当,激励着更多医务工作者勇往直前,为上善青浦注入温暖和力量,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